僰人悬棺及僰文化

             

 

       追寻古僰人屐痕

         僰人,一个把历史沉淀在悬崖上的民族,一个在华夏边陲开疆拓土几千年,而又突然间销声匿迹了的民族。
           僰人悬棺,一个消亡民族的历史见证,一部被历史的风霜冻僵了的民族文化史。

       “僰人悬棺”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境内,珙县、兴文、筠连等县境内均有分布。我国古代的南方民族中,百越、干越、僚人、僰人(都掌人)民族都有悬棺葬的习俗。而最有名的就是川南的僰人悬棺和福建的船形悬棺。《珙县志》载“珙本僰地,僰人多悬棺”。早在1956年就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僰人悬棺被称为世界之最、巴蜀一绝。悬棺葬是古代少数民族的一种葬制。珙县、兴文与云南接壤,为古西南夷腹地,汉武帝开夜郎,置犍为郡时属僰道县。

 

“古僰人”仪式

  一踏进古僰侯国的土地,金沙江上游,南广河两岸已是山黛天蓝,然而,一颗跳动的心却怦然有声。那些高悬在千韧绝壁上的具具棺木,那些承载过刀光剑影的古战场遗址,那些经历了岁月的摩挲依然色彩鲜艳的僰人岩画,那些当地人妇孺皆知的有关僰人悬棺的优美传说……。早已经调整了它们的平民心态,任凭风吹雨打,烟波流散。在记忆依然遵循着亘古不变的轨迹里,人们似乎早已忘记了岁月的流溢,岁月也似乎忘记了古僰人。

  崇山峻岭,森林幽幽。喀斯特作用十分强烈,岩崖峥嵘,群峦簇拥,千峰竞秀,万山笋立,地下溶洞很多、很奇,世界第一大漏斗──石海洞乡漏斗就“投胎”在这块神秘的土地上。公路两旁时不时看到几幢钢筋混泥土二至三层,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那是先富起来的山民用长满老茧的双手,为空寂的大山增添的些许点缀。路边的山岩上和不少农户的房屋背后斜横着一根由若干根竹管接在一起的笕(jiǎn,引水的竹管)杆,这是贫穷山区黎民百姓对付恶劣环境的不懈而无奈的创造与抗争。──减少了饮水的肩挑背磨,劳作之余收获了些许的欣慰。这里自商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然后造物主却偏偏让一个文明的传承经历了繁华之后又复归沉寂,究竟是什么样的宿怨让一个民族在它狂妄的纪年里忽地就变成了废墟?是什么样的诅咒打碎了他们原本就负荷沉重的梦魇?

 

汉字解释

  僰 (音bó,类“博”)解释:1.逼迫。 2.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名。僰人之称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为“西方之戎”,属氐羌族群。秦以前有僰侯国,位于今四川宜宾地区。(今云南滇池地区)和邛都(今四川西昌地区)两部落也居住有大量僰人,史称滇僰和邛僰,与当时川东的濮族同出一源。汉代,其聚居区称僰道(王莽改为僰治),是秦汉时期修“五尺道”通西南夷的起点。主要从事农业,除水稻外,还栽植各种经济林木。本族奴隶主常向外输出奴隶,称僰僮或僰婢。曾发动过反抗东汉统治者的斗争。后一部分渐与汉族同化,另一部分向南迁移,到南北朝时成为僚族的一部分。在汉末以后,僰的名称不见于记载。宋代大理国是僰人(白人)建立的。元、明继续称为僰人或白人。明、清以后称民家。他们都是白族的先民。元以后也称傣族先民白夷为僰夷,最早见于《元史·泰定帝纪》。

  僰最早见礼记王制篇作"棘"所谓"屏之远方,西方曰棘" , 郑注"棘"当作"僰"。吕氏春秋侍君览始作"僰",称"僰人野人,篇笮之间,多无君" 。后来史记西南夷传,有所谓"僰僮 " 。说文解字" 僰, 犍为僰蛮也" 。(摘自黄现璠著《广西僮族简史》 )

古籍记载

  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南夷之君,西僰之长,常效贡职,不敢惰怠。”《史记.西南夷列传》:“巴蜀民或窃出商贾,取其笮马、僰童、髦牛,以此巴蜀殷富。”张守节正义:“今益州南戎州北临大江,古僰国。”段玉载注:“接楗为郡有僰道县,即今四川叙州府治也。其人民曰僰。《王制》:‘屏之远方,西方曰僰,东方曰寄。’”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僰道县,在南安东四百里,距郡百里,高后六年城之。治马湖江会,水通越隽。本有僰人,故《秦纪》言僰童之富,汉民多,渐斥徙之。”清陆次云《峒溪纤志.僰人》:“僰人号十二营长,猡鬼、猉狫言语不通,僰人为之传译。披毡衫。女吹篾,有凄楚声。六月二十四日祭天过岁,朔望日不乞火。性悍好斗,卢鹿同声。又好佛,手持数珠。善诵梵咒,有祷辄应。”

僰人悬棺

  明代以前的古代崖葬墓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集中在麻塘坝和苏麻湾两地。以将死者的棺木放置在悬崖绝壁上为特征。共保存有悬棺265具,是目前国内保存数量最多、最集中的地方。置棺高度,一般距离地表 10米~ 50米,最高者达100米。置棺方式,一为木桩式,即在峭壁上凿孔2~3个,楔入木桩以支托棺木;二是凿穴式,即在岩壁上凿横穴或竖穴,以盛放棺木;三是利用岩壁间的天然洞穴、裂缝盛放棺木。棺木头大尾小,多为整木,用子母扣和榫头固定。采用仰身直肢葬,麻布裹尸身,随葬品置脚下两侧,多寡不定,有陶瓷器、木竹器、铁器和麻织品,其中麻织品最多,有少量的丝织品。悬棺葬的族属,学术界争议颇大,比较集中的有僰人说、僚人说。其时代,上限未知,下限为明代。

 

  僰人是我国古代西南的一个少数民族,因为他们最早栖身的地方荆棘丛生,虎狼出没。他们历尽千辛万苦,开拓荒野,建造家园,被赞誉为披荆斩棘的人,所以他们的称呼要在“人”字上加上“棘”字,是个会意字。僰人的称呼其实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据典籍记载,他们先后经历了濮人、僰人、都掌人等称谓。现在宜宾市城内的都长街,就是从都掌人时的都掌街演化而来的。

 

  这个民族的人死后,既不用土葬、火葬,也不用天葬或水葬,而是将棺材置于悬崖绝壁之上。史书上关于悬棺有不少记载,最早见于南朝梁、陈之际学者顾野王所记,《四川通史》记载“珙县有座棺木山,昔为僰蛮所居,尝于崖端凿石拯钉,悬棺其上,以为吉”。在僰人的心目中,祖先应该永远活在后人心中,先辈的遗体保存得越长久,就越是能荫佑后人兴旺发达,因而悬棺葬是一种吉祥的象征。

 

  其实,悬棺葬在我国的浙江、福建、江西、湖北、陕西、重庆、四川、云南、台湾等省市都有分布,在东南亚和南太平洋的一些岛屿上也先后发现过悬棺葬。在我国古代的南方民族中百越、干越、夔越、百濮、僚人、僰人(都掌人)民族都有悬棺葬的习俗。四川宜宾市的珙县麻塘坝被称为“中国悬棺葬天然博物馆”。这个长10公里,宽2公里的狭长而平坦的河坝,为悬棺里的魂灵向后人讲述他们过去了的辉煌和冤屈,提供了一个宽敞的场地。两侧排列着23座高低均匀的石灰岩峰峦,这23座峰岩上有保存完好的270具悬棺。分别为三种形制,一是木桩承载式;二是天然岩穴式;三是岩壁凿穴式。

 

  一个民族神秘地来到这里,又神秘的不知去向。好在考古学家们穷经浩首,兀兀穷年,正在漫漫地拂去流光的尘埃,还原历史的本真。两千多年前,正当纣王与苏旦妃沉于逸乐,朝政日渐荒废,战争频频,群雄角逐之时,一个西南的少数民族──僰却赫然崛起了。它控制了3000多平方公里的辽阔地域,疆土囊括了今天的川南、滇西、贵州部份广袤的土地。古僰侯国人口稠密,商旅发达,繁荣富庶,礼法整伤,经济发展,文化艺术形成初步的体系,境内文化独特,风俗奇异,强盛一时。

  僰人的生产力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两千多年前,他们就掌握了较高的冶炼技术,相传当年涪陵人寡妇清,就是用僰僮为其炼朱砂所获得的巨万资财,帮助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的,后来秦始皇为了纪念她,修筑了“怀清台”;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的岳父临邛人卓王孙,靠雇佣青壮年僰人为他煮盐炼铁、种地酿酒,从而“家资巨万,富傲王侯”,成了名噪一时的蜀中首富。作为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忠贞爱情见证的《凤求凰》酒,就是由在卓家打工的僰人酿制出来的。西汉使者张骞在印度也曾见到了僰人生产的竹工艺品和吃到了僰人制作的枸酱。为了加强同南方诸国的父流,僰人在秦时修筑了从宜宾至云南滇池的“五尺道”,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135年),在中郎将唐蒙主持下,又修通了从珙县沐滩乡付家坝至贵州省毕节市的南夷道,所经过地盘为僰人所居,俗称僰道(从四川青神县为起点,经宜宾、云南昭通至贵州,长达千多公里)。把蜀道连接起来,就成了历史上有名的“南丝绸之路”。而今在“八面箐”这一带的偏僻山林里,还能觅得一段段幸存下来的古道遗迹,青石板上“拐爬子”(僰人背东西中途休息时用于托重物的拐杖)痕迹清晰可辩。同时僰人在干支纪事,观日测影方面已有所掌握。

  僰人没有完善的组织机构体系。“东有巴賨,绵自百濮(僰)”,“左绵巴中、百濮(僰)所充”。这是汉晋辞赋家杨雄和左思在他们二人各自创作的《蜀都赋》中的句子。由此可见,汉晋时期僰人还是一个人口众多,强大的族群。他们以拥有铜鼓的数量代表财富的多少和权力的大小。《隋书·地理志》载:“自岭南二十余郡……诸僚以铸铜为大鼓”或用于鸣鼓聚众,或用于储藏宝货,比权量力。《明史·刘显传》刘显带兵政下九丝山后,“……,阿大泣曰:鼓声宏者为上,可易千牛,次者七、八百,得鼓二、三便可僭号称王,鼓山巅,群蛮毕集,今已矣。鼓失,则蛮运终矣”。拿今天的话来说,僰人的铜鼓就相当于传国玉玺,是权力的象征,是财富的象征。组织体系内部以铜鼓少的服从铜鼓多的,没有铜鼓的就为平民。
僰人虽然没有文字,但他们的民间歌舞和口头文学艺术发达。僰人具有能歌善舞的天赋,他们的歌舞渗透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夏则龙星见而始雩(y),以壬日祠灵于东南”。这就是说当龙星出现的时候到了壬辰这一天,人们就要集聚在东南方供奉炎帝的地方,举行“乐于赤帝”的大型歌舞仪式。他们还常常化妆跳神求雨、赛神等大型歌舞活动。在珙县麻塘坝的岩壁上有两幅形如正在跳舞的僰人岩画,舞姿之优美,令人叹为观止,可能是宴请宾客,欢度节日时的狂欢场面的写照。


  
    僰人擅长讲故事,大概由于没有文字记录,必须靠大脑记忆和加工的缘故吧!他们的民间传说非常精彩,有狗立战功,娶走国王三女儿,反映僰人“狗图腾”文化的传说;有洪水朝天,兄妹织人烟,反映原始近亲婚配的传说,有僰人老阿奶教化实行悬棺葬等充满神话与浪漫色彩的民间故事……。且世代相传,经久不衰,至今当地人都能讲得绘声绘色。

 

  僰人英勇善战,不畏强权,富有正义感。据历史典籍记载,从西周到明朝万历元年的长达2600余年的时间里,僰人为了生存和发展,为了民族自由平等,不知付出了多少艰难万险和惨重的代价。仅据明朝瀚林院经筵讲官任瀚《平蛮碑》记载:“明兴二百年间,王师西下讨罪,前数百战,迄无成功。盖九丝天险,大军每望而不敢进。”记录了僰人英勇善战击溃了明王朝的“数百次征剿”。

  明朝隆庆年间,由于明朝廷强行在僰人聚居区“改土归流”,派去的汉族官员又对僰人施行民族歧视政策,巧取豪夺。四川命官汪浩又诱杀了僰人270个寨主(头目),僰人在反亦死,不反亦亡的两难境地下,揭竿而起,是可谓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遭到以张居正、曾省吾等封建地主官僚实力派的血腥屠杀。事情的结局真是意外的简单,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里,先后攻下灵霄山,奇袭都都寨,激战九丝城,僰人终被明朝所灭,时僰侯国已存世2500余年,在经历了漫长的抗争与炫目的灿烂之后,僰人的黄昏传奇般地降临了。留下了一曲悠长而凄美的挽歌和后人难解的谜团。
近年来,僰文化研究者们把这千古的悬棺之谜通过系统地分析归纳为五大谜团。一是族属之谜?二是年代之谜?三是为何而行悬棺葬?四是千斤悬棺怎置高岩?五是僰人的后裔之谜?

  相信应该会有一天,僰人与悬棺的谜底都将被解开,民族史上又将添新章,那时古僰人的文明将辉煌地走出古僰侯国。

麻塘坝悬棺

  珙县僰人悬棺的核心部分。在珙县洛表镇西南麻塘坝。坝东西宽300米~500米,南北长约1000米,螃蟹溪从坝中穿流而过,溪岸东西对峙着21座连绵起伏的山崖,悬棺就分布今绝壁上。现存223具,以木桩悬棺为主。置棺高度一般在20米~60米,高者达100多米。绝壁上还有密如蜂眼的桩孔遗迹和红色彩绘岩画200多幅。岩画内容丰富,有骑射舞蹈杂技和各种动物、武器、几何图形等,形象古朴生动。其余悬棺葬遗迹也有类似岩画。麻塘坝悬棺相对集中在棺材铺、狮子岩、九盏灯、大洞口。邓家岩、三仙洞珍珠伞和老鹰岩等处。

 

        麻塘坝为一长条形的开阔平坝,东西宽约100—300米,长约5000米,属麻塘、红岩两村地。螃蟹溪从坝中流过,将21座山,分为东西对峙的两段山岩,悬棺葬就分布在这21座山的峭壁陡崖上,现尚存悬棺223具,形制主要以木桩式为主,少数部份采用凿穴式和自然洞穴式。还有密如蜂眼的悬棺桩孔遗迹无数计,说明当时这里的悬棺数量甚多。在这些悬棺葬周围,还保存着有200多幅岩画,画面用赤色或白色矿物颜料绘成,色彩鲜颜。这些岩画,大都绘于悬棺周围,个别的还绘于棺木上或柱孔里面,也有桩孔打破岩画的现象。从岩画与悬棺的情况看,两者关系紧密,且年代大体相同,同属行悬棺葬民族之遗存。

    麻塘坝悬棺葬及岩画的分布情况:

    棺材铺悬棺,位于红岩村南100米处的“棺材铺”,为麻塘坝入口处东侧的第一个LU峰,有悬棺34具,置于高10—40米岩壁。岩下是洛表乡红碎茶厂。34具棺中,29具置于天然洞穴,5具悬于木桩。岩壁上有红色岩画14处,内容是:正面人像2个,骑马人像5个,其中有1个身系佩带,1个右手执三角形物件;马4匹;鱼、鸟各一;另外有符号12个。1985年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珙县文化馆对此处天然洞穴式中15具堆码棺进行了清理、维修和加固,出土有丝麻质衣物、钱币、贝饰、竹器及烧料珠子等物。

    狮子岩悬棺,在“棺材铺”南约100米,与“棺材铺”并列。岩因形如狮故名。岩高约60米,长约100米,现存棺27具:14具置于天然洞穴,13具悬于木桩。置棺高度45—60米。岩壁上有红色岩画40处,是麻塘坝岩画最多者。由于长期风雨和岩缝水的浸蚀,岩画脱落或被岩浆覆盖观象较为严重,有不少的岩画;已模糊不清。今可辩者有:人物画像16个,内有8个作舞蹈姿势;正面站立人像1个;执刀者3个,一个右手向上举,左手下垂,右脚成弓步,前有一圆球状物,似作踢球状;另外2人,一人左手举十字形兵器,另一人右手举三角形带柄物;骑马入像14个,有手执十字形兵器者,有佩刀者,有牵马者,另外还有两匹用白色颜料绘成的马,以及单个的马、虎、犀牛、鱼、鸟等动物画和符号。

    大洞,位于“狮子岩”南,同“九盏灯”同一岩体,是一天然溶洞,洞内仅存有悬棺柱孔遗迹。洞壁上有红色岩画5处:正面站立人像1个,马1个,符号3个。

    九蛊灯悬棺,紧靠“大洞”,岩壁上有棺2:具,6具为天然洞穴式,18具为木桩式。置棺高度25--55米。九盏灯的岩面凹凸不平,岩画比较分散,计有33处,内容以人物画像俱多,有踢毽或举三角形带柄物件的,有举十字形器件的,有双手各举一物件的,有骑马的等等。动物画像主要是马,以单个者最多。另画有各种符号,如以12个红色方块组成梅花图案;有铜鼓图案:圆圈内套六角星,圆圈为红色线条构成,六角星亦为红色,六角形的角与角间,以白色涂填。1985年,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珙县文化馆对此处悬棺进行维修加固,复制棺6具,清理发掘13具,出土了丝、麻质衣物、竹器、漆木碗及人体骨架等。

    猪圈门,位于“九盏灯”东南面,这里不存悬棺,仅遗有岩画8处:人物像4个,工人双手举十字形物件,—人右手持三角形物件,左手提一圆形物,一入似戴面具作舞蹈状,另一人右手拉着根长线钓鱼。还有马、鱼各1个,符号2个。

  

    磨盘山悬棺,位于“猪圈门”之南,岩壁上仅存棺1具,置天然洞穴,高度约30米。有红色岩画7处,绘人物像及各种符号。

    大洞口悬棺,与“磨盘山”毗邻,在长约100米,高20—60米的岩壁上,存棺10具,其中4具悬于木桩,6具置于天然洞穴;岩壁上有红色岩画4处,绘人物像和各种符号。

    龚家沟悬棺,位于“大洞口”南30米,与“大洞口”同一岩体,存棺6具:2具置于天然洞穴,4具悬于木桩。置棺高度20—30米。岩壁上有红色岩画7处,绘人物像、马及各种符号。

    邓家岩悬棺,在“龚家沟”南400米,现存棺17具,分布在长300米,高15—60米的岩壁上。11具置于天然洞穴,6具悬于木桩。岩壁上有红色岩画24处,有骑马人像、单个人像、马、虎、鸟及各种符号。在1组形如蛙状的马厩上,饰以 • 形符号4个,Ø形符号1个,另一组画有1人;拉着马尾,马头后昂,望着拉马尾的人;另外1人,手持一物,似盾。在岩脚石壁有题刻诗:“谁家棺木挂悬岩,善良姐妹痛人怀。雪霏芜草山呈孝,风吹松柏哭哀哀。白日花开陈祭礼,夜间星斗照灵台。孝子贤孙今何在,口口口口口口口。大清丙子年腊月初七。”1974年四川省博物馆和珙县文化馆在此清理发掘悬棺7具。

 

    三仙洞悬棺,位于“邓家岩”南400米,在长100米,、鬲儿一60米的峭壁上存有棺42具,育16具悬于木桩,26具置于天然洞穴。岩壁上有红色岩画19处。因风雨长期浸蚀,部份画面已模糊不清,可识者有正面站立人像、马、虎及铜鼓和各种符号。

    玛瑙坡悬棺,位于“三仙洞”的最南端,也是麻塘坝东岩悬棺的末尾一处,现存棺4具,皆置于高20—60米的天然洞穴,3具已朽。岩壁上有红色岩画10处,绘人物像及各种符号。

    卧狮岩悬棺,位于红岩村西200米处“卧狮岩”,因岩形似卧狮得名。这是麻塘坝西段山岩的第一座山峰,与东段山岭遥遥相对。现存棺4具,分布于高20—30米,长100米的岩壁上。其中2具为自然洞穴式,2具为木桩式。

    龙涧沟悬棺,位于红岩村西南600米处“龙洞沟”大洞内岩壁上,有棺1具,置于高30米的洞壁人工横穴内,龛旁有红色岩画人物像2个,另绘有鱼。

    付大田悬棺,在“龙洞沟”西约200米,又名“喳口岩”、  “漏风岩”。现存棺3具,置于高15—50;长300米的岩壁上,均悬于木桩。棺侧壁上有红色岩画一处,为舞蹈人像。

    白马洞悬棺,位于“付大田”西100米处,与东岩的磨盘山相对望。有棺3具,置于高40—60米的天然洞穴中。1974年四川省博物馆和珙县文化馆在此取棺3具,进行清理发掘。白马洞是岩画较多的一处,其中成组的有:其—,左边画一圆内交叉分成六等分的图案。中间画一人牵马,马背骑1人,身佩刀;其二,右边画1入牵马,1人坐于马背;其三,以▲形11个组成l组图案,下边绘一圆圈,其外缘绘三角形出状,图案右下绘一马,马尾部处绘癸花状的椭圆,右上有Ø形,马右上角有一侧面站立人像;其四,有绘分散的4马,其中一骑马人像,双手下垂,另一骑马人像,手持武器。另外还有一些画,因岩壁太高无法辨认清楚。

    九宝田悬棺,与“白马洞”相连,现存棺2具,置于高30—60米的岩壁木桩上。倒洞悬棺,在“九宝田”西南约300处,现存棺2具,悬于高30—60米峭壁木桩上,岩壁上有红色岩画5处,绘骑马人像,猪及各种符号。

 

    马槽洞,在“侧洞”西市l000米,这里的悬棺已坠落无存,在高约45米的岩壁上,有红色岩画3处,内容均为人物像。其中1人右手持盾状物,1人头插羽状物,另1人下部模糊不清。

    珍珠伞悬棺,位于“马槽洞”南200米,岩壁上有一钟乳石,形状如伞,故名“珍珠伞”其岩壁上存棺22具,置棺高度18—60米。其中10具置于天然洞穴和岩缝隙内,12具悬于木桩。1983年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珙县文化馆在此搭厢架对伞状钟乳石下的3具棺进行了清理和维修加固,同时复制2棺增置于被清理的3具棺下。清理时从棺内出土丝麻质衣物及人骨架。有红色岩画10余处,绘猪、太阳及合种符号。

    九颗印悬棺,与“珍珠伞”毗连,存棺3具,l具置于岩缝中,2具竖置于天然洞穴内,置棺高度15—40米。岩壁上有红色岩画5处,绘马和各种符号。符号中,有一组由12个红色方块组成的棋盘式图案,其中9个方块最清晰,远望如印,故称“九颗印”。

    鸡冠岭,在“九颗印”西30米,未有悬棺,仅存红色岩画1幅,系单个人物像。

    地公庙悬棺,位于“九颗印”西100米,存棺5具,置棺高度20—50米。其中1具悬于木桩,4具置于天然洞穴。壁上有红色岩画5处,绘人物像二,马一、兽一及各种符号。

    老鹰岩悬棺,在麻塘村西1公里处老鹰岩,其岩壁陡峭如斧劈,存棺14具:3具置于天然洞穴,11具悬于木桩。置棺高度60—110米,是麻塘坝置棺位置最高的悬棺。

    狮马岩悬棺,与“老鹰岩”毗邻,因岩形如狮似马故名。现存棺1具,置于高40米的岩墩上,已朽。此地为麻塘坝悬棺西段最后一处山岩。

 

苏麻湾悬棺

  在曹营乡海棠村邓家河北岸。山峦重叠,上筑有不少古堡山寨,悬棺即位于与之对峙的苏麻湾岩壁。现存悬棺42具,其中7具置于天然洞穴和岩墩上。

  “僰人”,一名,始见于《吕氏春秋》,主要聚居在地处川南边陲地珙县。僰人以膘悍、善骑、勇武、善战著称;周朝时因助武王伐纣有功,被册封为“僰侯”,率先在“无君”的西南建立了“僰侯国”。此后,尽管历经兴衰沉浮,始终繁衍生息在这片土地上。僰人长于渔猎,种植发达,僰道荔枝、葡萄闻名于世。僰文化独特,以悬棺为代表的神秘文化,虽历千载,令人不解。明朝万历年(1573年),在这销烟弥漫的日子里,僰人被明朝十四万大军剿杀殆尽,消失于历史,但那些高挂的僰人悬棺似乎一直在向人们诉说着他们曾经的兴盛与悲哀。

  珙县洛表麻塘坝和苏麻湾是僰人悬棺最集中的地方,仅在纵深4km长的麻塘坝悬崖绝壁上,现存上万个棺桩棺孔;数百具悬棺,是世界上悬棺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数量最多的地区,被誉为“世界一绝”、“天然悬棺葬的博物馆”。其悠久的历史,神奇的传说,神秘的文化,独特的葬式,耐人寻味,千古难解。同时,随棺而作的数百幅岩画,色彩鲜艳,栩栩如生;形象地再现了僰人时代的自然环境、社会生产、民风民俗、宗教信仰,令人折服。入口处的“九盏灯”,因传说三根横木上共放有九盏“长命灯”而得名,它前有点将台;右有石船。形如斧砍的石灰岩绝壁上,分布了二十四具悬棺、六十二幅岩画。悬棺神奇绝妙,俯瞰万众;岩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牵马放牧,垂钩钓鱼、舞蹈、球戏、踢键娱乐。虽然构图简练,线条粗犷,却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风格。而最远,最高的当数老鹰岩;14具悬棺悬置在110余米的峭壁上,为悬棺精华。而苏麻湾山势巍峨;奇岩峥嵘,河水澄澈清莹,山光水色相映成趣,优美迷人,在距水面50余米的悬崖峭壁上重重叠叠的放有50具悬棺,并留有大量桩孔,给人以奇异神秘的感受。另外,麻塘坝谢家湾,留有一民国建筑一何家大院,已有180多年的历史,占地15亩,全为木质结构,有三座院落,一个花园,二座石碉楼;雕刻精美,巧妙绝伦。

  1988年,僰人悬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僰人悬棺在京展出,更使悬棺之谜迷住了首都观众。得到了中央领导及各界人士的极高赞誉。

 悬棺之谜  

    历代僰人等少数民族聚居于这一带,故遗存的悬棺多,但现在最多和最集中处,当首推珙县洛表乡的麻塘坝和曹营乡的苏麻 湾。珙县麻塘坝南北狭长,东西两侧奇峰挺拔,险拔峻峭的岩穴之间,许多棺木半悬山崖,在悬崖峭壁上现存悬棺160多具。距麻塘坝10多公里的曹营乡苏麻湾,陡峭的石灰岩壁上分布着悬棺48具。悬棺离地面多数为26至50米,高者达100米。悬棺的崖壁上有许多红色彩绘壁画,内容丰富,线条粗犷,构图简练,形象逼真。悬棺及岩画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也是研究川南一带少数民族历史发展的实物材料。已成为世界悬棺葬研究者注目的中心,同时吸引着无数的旅游者。 这个景区充满古老而神秘的色彩。

  珙县僰人悬棺的核心部分。在珙县洛表镇西南麻塘坝。坝东西宽300米~500米,南北长约1000米,螃蟹溪从坝中穿流而过,溪岸东西对峙着21座连绵起伏的山崖,悬棺就分布今绝壁上。现存223具,以木桩悬棺为主。置棺高度一般在20米~60米,高者达100多米。绝壁上还有密如蜂眼的桩孔遗迹和红色彩绘岩画200多幅。岩画内容丰富,有骑射、舞蹈、杂技和各种动物、武器、几何图形等,形象古朴生动。其余悬棺葬遗迹也有类似岩画。麻塘坝悬棺相对集中在棺材铺、狮子岩、九盏灯、大洞口。邓家岩、三仙洞、珍珠伞和老鹰岩等处。

  1935年,一位来自美国的传教士葛卫汉,对中国丰富的丧葬文化非常感兴趣,他打听到,在中国四川的珙县附近有一种非常奇特的丧葬习俗,于是迫不及待地开始了自己的旅程。尽管一路上的艰难险阻,差一点使这个美国人丢掉性命,但当他真正来到珙县的悬崖边时,还是认为自己不虚此行。葛卫汉被自己的发现惊呆了——这就是悬棺。珙县的悬棺,几乎包含了世界上各种悬棺的所有类型。这是珙县悬棺第一次被世界发现,立刻引起了学者们浓厚兴趣,20世纪4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一直到21世纪初,一批批的科学家来到这里,想破解这个千古谜题。科学家们把这里悬棺中的部族称为僰人,并且纷纷猜测,这些僰人究竟到哪里去了,是什么原因使他们的后代放弃了自己的丧葬习惯呢?这个部族究竟是与其他的民族融合了在一起,还是全部灭亡了呢?

 

 在僰人悬棺"九盏灯"景点瞻仰

  20世纪末,在距离珙县不远的地方,人们发现了明王朝树立的平蛮碑,碑上的字迹已经模糊,但大意还可以勉强辨认,这是明王朝为了夸耀自己消灭僰人所立的丰碑。根据专家们的鉴定,当时僰人的冶炼技术非常低下,他们刚刚从青铜发展到铁器,对于炉温和原材料的控制,还没有完全掌握清楚。这是两个时代的对决,远古与现代,刀枪与火药,胜负其实早已注定了,无论僰人如何勇猛,冷兵器时代的英雄也绝不可能打败装备着大炮的明军。就这样明军依靠着科技上的遥遥领先,最终获得了野蛮的胜利。

  面对僰人留下的千古之谜,中国的古建筑学专家和诗人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探讨悬棺是用什么方法放置到悬崖木桩上的?这种葬俗的民族文化内涵是什么?众人各抒己见,有的认为是从山顶用绳索悬吊下来的,有的认为是采用联桩铺道的方法上去的,放好棺木后再撤去栈道,有的还认为是搭云梯送上去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僰人为何行悬棺葬?元代李京撰写的《云南志略》云:行悬棺葬者,挂得愈高愈吉,以先坠者为吉。这应是僰人行悬棺葬的原因。崔陈多年从事僰文化研究。他说,悬棺置放的方法,学术界存在三种说法,一是垒土造山说,二是栈道说,三是垂吊说。第一种方法,工程量十分浩大,距地面几十米乃至上百米,这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人口稀少的古代西南地区是不可能的;第二种说法,经过多年考证,在现场没有发现过联桩铺道的桩孔,因此可以排除。唯一可行的应是垂吊法。此次维修,在岩壁上发现绳索勒放的印痕,“从山顶放绳索将棺木吊放置崖壁”的说法得到印证。由此,悬棺之谜可以揭开。僰人消失的原因是,明朝末年,由于明军对川滇少数民族的残酷镇压,人口相对较少的都掌蛮和僰人遭到大量屠杀,僰人为了避祸,便纷纷迁徙他乡,隐姓埋名,与其它民族融合,最终便消失了。[1]

传 说

  很久以前,在四川珙县洛表区,有一个叫麻塘坝的地方,居住着许多僰人。其中,姓阿(音哈ha)的占大多数。有一天,一家姓阿的老人死了,阿家就去请风水先生来看安埋老人的地点。那风水先生在麻塘坝转来转去,最后指着一片陡峭的岩子对阿家的人说:“这里有片白岩,你们要用一个整块的大木头做成棺材,把死去的老人放在这个棺材里,然后葬在这片白岩上,你们阿家的子孙必定会发达富贵。”阿家就按照风水先生所说,用一整块大木头做成棺材,又去请石匠来,在白岩上打洞。那白岩又高又陡,怎么打呢?想来想去,只有用诸葛亮教他们在作战时使用的绞车架在岩石下,在绞车上架起高台,让石匠站在高台上打洞。好不容易在岩石上打出两个碗口粗的洞来,于是往洞中塞进两根粗木,然后又用绞车把棺材吊上去,横放在两根粗木上,这就是僰人悬棺葬的来历。从此,僰人就学会了悬棺葬,人死后,都实行悬棺葬。以后,阿家果然发达了,成为僰人中最有力量的部族,直到明朝万历元年,阿家三兄妹称雄,起兵造反,在四川建武(今兴文县)九丝城称王建国。

 

 阿家三兄妹起兵造反时,阿家的势力很强。那时,有一个名叫罗英秀才的人,会阴阳五行,会看风水。罗英秀才家是一户大地主,他家的粮食、金银财物等,曾被造反的僰人强行征用。他为了报复阿家,就去对阿家说:“在云南威信县长安乡瓦石村,有一个名叫断井山的地方,断井山对面有一片白岩,名叫白虎岩。你们如果把麻塘坝的棺材取下来,运到威信去,挂在白虎岩上,你们阿家更要发达,更有势力,整个云南、四川两省都会成为你们阿家的天下,”阿家听了罗英秀才的话后,信以为真,高高兴兴地从麻塘坝取下七具棺材,运到威信瓦石,还运了两部绞车挂棺材。阿家按照罗英秀才所说,把七具棺材挂在瓦石村的白虎岩上,其挂法与洛表麻塘坝的一模一样。但事隔不久,阿家三兄妹就兵败被杀,阿家也就彻底垮了。阿家三兄妹死后,朝庭继续围剿那些逃进深山老林的僰人,特别是对僰人中姓阿的,无论男女老幼,一律格杀无论。在这种血腥屠杀和镇压下,阿姓僰人隐姓埋名,将阿字的“阝”旁改为“亻”旁。全部改成何姓。以后,麻塘坝的僰人悬棺就被人们称为:“何家挂岩子,”威信瓦石的僰人悬棺也同样被称为:“何家挂岩子”。

  僰人被围剿后,再也无人到瓦石去挂悬棺了。许多年后,那七具棺材陆陆续续垮了四具下来,如今,白虎岩上只剩下三具悬棺了。据说,在那些垮下来的棺材里,有金,银、珠宝、玉器等贵重陪葬品。当时,有些贪财的人去争夺那些殉葬品,但是,无论是谁,只要一争夺到手,这些宝物就会把他的眼睛刺得疼痛难忍,眼前变得漆黑一片,就象瞎子一样。奇怪的是,只要一抛弃手中的宝物,眼睛的疼痛就会消失,眼前依然光明一片。结果,那些宝物谁都不敢要,都被人们丢到深山峡谷去了。

历史记载

  麻塘坝是位于四川珙县西南角的一个平静的小山村,几十年来,这里很少有外人来过,但20世纪末,却从这里爆出了一个重大的新闻,两位山里老人无心的话语引起了世界考古界、史学界石破天惊般的震动。两位老人亮出了自己的家谱,说他们是珙县悬棺中僰人的后裔,那么关于他们的祖先,这些人究竟知道多少?困扰着科学家们多年的谜题,是否可以就此揭开呢?这些纯朴的老人并不知道,自己随口的话语会给中国乃至世界的科学界带来多大的震撼。这些人的生活方式实际上已与村里的其他人没有差别,他们手中的家谱又有多少可信度呢?

  悬棺文物博物馆的创始人曾水向是我国较早研究悬棺方面的专家之一,他专程来到了麻塘坝附近的坟地,在这里他顺利地找到了那两位老人家谱中所记载的5、6位先人的名字,证实了他们家谱的真实性,但也同时说明,近百年来,这个家族一直在沿用土葬。两位老人手中的家谱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但根据史书记载,拥有悬棺的僰人,在唐代就已经与当时的统治者水火不容。  

  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的陈明芳,是中国研究悬棺最权威的科学家之一。早在20世纪70年代,她就踏上了研究悬棺的道路,20多年的研究,使她相信,僰人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就已经受了重创。大唐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繁荣的朝代之一,它的科技文化与军事都发展到了空前的高度,众多的史料证实,唐朝统治者曾多次向四川僰人用兵,那么是否僰人在唐代就已经遭到了灭族的惨祸了呢?

  20世纪70年代在众多科学家的倡议之下,政府开始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对珙县悬棺的正式发掘,在这次发掘中,科学家们发现,僰人生活俭朴,大多数悬棺中只有很少的随葬器物。但其中的一只瓷碗引起了曾水向的注意。

  考古人员十分高兴,因为青花瓷碗是一种可以判定时代的证物。由于需要一种特殊的烧制工艺,一直到明代中期成化初年的时候,官窑里才渐渐地出现了所谓的青花贡品,流入民间至少是在30、40年之后了。如果这只青花瓷碗真的产自明代,那么就可以证实这一具悬棺的历史,至少是在这只碗烧成之后,也就是说僰人绝不可能在唐朝就已经灭绝,中国悬棺的历史也至少延续到了明封建统治时期。为了证实他们的结论,科学家们把这些青花瓷碗送到了景德镇,进行了元、宋等年代的测定,通过清理,那一次悬棺中出土的文物,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件事情,大量的文物都出自于明封建统治者,而且都在明代万历年间戛然而止,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通过翻阅大量的史籍,陈明芳发现,在万历年间,僰人的势力日益壮大,他们与明代中央王朝的矛盾也在逐渐加深。根据历史记载,明封建统治者曾经几次向僰人发起进攻,尽管明王朝兵强马壮,武器精良,但在与僰人的数次交战中,却没有占到丝毫的便宜。中国历史界与考古界的科学家们无数次拜访过僰人们留下的军事遗迹。在一个叫九盏灯地方,山上至今还安放着十几具僰人的悬棺,但它同时也是这个部族最重要的军事基地之一。

  这个地方的路口隐秘,内部开阔,这是僰人军事基地的典型特征。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如果没有投降的僰人来领路,明封建统治者的军队到了这里必定会遭到重创。

  根据历史记载,当时明王朝调集了云贵川三省的大军,包围了僰人的山寨,于是数万僰人就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与人数多过自己十倍的敌人决一死战,就在这儿安放祖先灵柩;要么就接受明军的招安,选择屈辱地投降。传说僰人内部的争论就在这个山洞里进行,数百位寨主各执己见,在这里商量了两天两夜。当时在600多个僰人的山寨中,有半数选择向明军投降。他们选择的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命运,难道素来骁勇善战的僰人就依靠这种屈辱的方法才留下了自己的后代吗?根据史料记载,当时的投降的僰人无一幸免,被残杀的人数几乎达到这个部族总数的一半,几乎每一位僰人的家族,都有亲戚或朋友被害。

修复悬棺

  珙县僰人悬棺维护工程,由宜宾市文物管理所和博物馆委托河北省古建筑研究所制定实施方案,并报国家文物局批准,自2002年9月下旬正式动工,这是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第三次维修,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前两次分别是1974年和1985年。据宜宾市博物馆馆长崔陈介绍,悬棺葬俗有三种形式:一是木桩式悬棺,二是洞穴式悬棺,三是岩墩式悬棺,这三种形式在珙县均有。珙县目前是国内保存悬棺数量最多最为集中的地方。僰人悬棺主要集中在距县城巡场镇约80公里的麻塘坝和苏麻湾,在被称之为僰川沟的南北长约5000米的两侧石灰岩山崖上,置放着成百具悬棺。根据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文物普查时统计,珙县尚保存着280具悬棺,仅过去10余年,便已坠落了近20具,仅存260具左右了。在麻塘坝的九盏灯、三仙洞、邓家岩、棺材铺、狮子岩、猫儿坑、九颗印等处有220具,苏麻湾有40多具。僰人这支古代民族已经在人类文明史中失落,抢救和保护僰人最后的文明———悬棺,已是刻不容缓。

 
 参观僰人悬棺陈列馆

  这些悬棺距地面近的有十几米,高的有130多米。过去,对悬棺的维修,仅仅是对木桩进行加固,这次增加了对悬棺的剔剥修补,即对破损部分进行修复,同时,对石灰岩岩体的裂缝和松动部分进行灌浆浇铸加固。这种维修方式在全国尚属首次。

  这次悬棺维护工程,主要是在三仙洞进行。2002年9月16日,施工队伍开进麻塘坝,在三仙洞300余米宽的悬崖下搭起了在建筑工地才能看到的脚手架。由宜宾市博物馆文博工作者和技术工人组成的维修组具体进行悬棺的维护工作。9月24日,当第一具距地面近20米的悬棺的棺盖被揭开时,400多年前的僰人遗骸惊现于世!从遗骸的骨架看,这位古代僰人个子不小,但骨骼零乱,棺内堆积了不少的沙土和淤泥,没有发现陪葬物。崔陈认为,不排除飞天大盗盗棺的可能。这具悬棺系整段圆木挖凿而成,长约2米,宽约0.7米,棺盖与棺身由子母口扣合,重约200公斤。文博工作者和技术工人严格按操作程序对悬棺进行编号、丈量、登记、清淤,用桐油将棺木反复涂刷浸润,然后将遗骸摆放整齐,将棺木放置原处。

  维修工程进行到第二天,陆续打开了5具悬棺,发现了一批珍贵文物。计有明代青花瓷碗两个,造型古朴的铁刀一把,还有一把小刀、两把铁梭镖,当属明代器物。三仙洞原登记在册悬棺29具,这次维修新发现16具,除2具完全破损无法修复外,共维护修复了43具。新发现的悬棺主要是洞穴式,被草木遮挡,过去在地面无法观察到。在对悬棺开棺清淤维修过程中,还发现少量随葬器物及丝麻织品;唯一一具岩墩式悬棺没有采用子母口棺盖,棺盖与棺身的楔合,使用的是木栏式;而在三仙洞及其它地方先后发现的僰人岩画,对研究古代僰人的生产、生活、政治、军事、文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交通线路:可从宜宾乘火车至珙县。再换乘汽车到悬棺最集中的麻塘坝和苏麻湾等地参观。

  门票价格:景区20元,网站价15元

    ① 景区开放时间:8:00—18:00

  ② 儿童票:身高1.2米—1.4米半票10元/人,1.2米以下免票

  ③ 老年票:60-70岁持老年证购老人票10元/人,70岁以上老人凭有效证件免费。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信息产业部备案登记号:蜀ICP备06014998号 宜宾市网监支队备案号:5115000461 客服QQ:616713680  TEL:13990965558 川公网安备 511502020001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