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白塔

白 塔
  在宜宾城东面的登高山(又名东山)上有座巍然屹立的古塔,名叫白塔。又名东雁塔。位于市江北岸的东山(又名登高山)上。建于明代隆庆年间(公元1567-1572年)。塔身空心密檐六方圆锥形砖石结构,共八层,高35.8米,边长4.45米,基层直径11.2米。塔门雕龙抱柱;塔座雕负重力士;塔内有梯旋环可通顶端。在塔顶有约六、七平方米平台,可鸟瞰宜宾城及远近山水,是宜宾登高览胜的极好地方。清代诗人杨端,曾写诗道:“竹杖芒鞋兴颇赊,郊原到处听清笳。欲登白塔穷秋望,且泛扁舟荡日斜。山外白云浑似水,江头红树胜于花。归来未觉经行倦,更向河亭问酒家。”白塔于1982年被列为宜宾市重点保护文物,1984年全面进行修茸。 塔旁,有登高山城和搞元遗址。距塔数十步,有报恩寺,又称白塔寺,寺内一栋三楹,两侧有厢,颇为幽静。现有部分已毁,旧址沿存。

 

白塔(又名东雁塔)

 

 

白塔风景区之一 

白塔风景区之二

白塔风景区之三

 

塔观-名城夜景  

 

塔观-“三汇合”

黑 塔
  七星山塔:俗称黑塔,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所建,是东山白塔的一对兄弟塔,在市南郊南广镇塔坝村七星山的一个山峰上,距市区十公里。塔身为空心密檐八方园锥形砖石结构。台基为须弥座,高1.7米,每边长4.4米,通高30.7米。塔身为八角形,塔顶早塌,现存七层。塔内有空室,置佛龛,多浮雕石刻,有蹬道盘旋而上。塔身逐层内收,第七层座檐上为暗层塔顶。塔内有实心柱,每至一层都有龛室。塔内踏道顶用砖相对叠涩作卷形顶,踏级绕实心柱由左至右盘旋至顶。计118级。塔西向,大门高2.2米,高1.15米,门柱园形,两侧刻圆弧形“龙柱”,底层藻井刻“二龙抢宝”。第四层藻井刻“双凤朝阳”,第七层藻井刻“盘龙”,图案。这些雕刻精细,形态逼真。整个塔身用铁青色砖石砌成,未敷涂料,加之多年没进行过维修粉饰,远观如黛,“黑塔”之名由此而得。1987年进行了一次大维修,依民俗,塔身仍敷为铁青色,但补上了塔顶隔。
 
 

 

黑塔是东山白塔“兄弟”

 

 

 

 

 

旧 州 塔
  距宜宾城北约三公里的旧州大坝上,于北宋崇宁元年至大观三年(1102-1109年)所建。为十三重密檐式方格砖塔,通高29.5米。塔身用砖在平地建砌,没基脚,底层特别大,檐部用叠涩砌法,向外层挑出。自第二层开始,塔身逐渐收杀,愈上愈急,直至第十三层止,转而收分成梯形的平台两重,形成优美流畅的轮廓。檐上塔身四周开中线窗,窗两边塑小塔,凹砌有破子棂窗。塔内有五层,每层皆有心室。室顶为藻井天花。四角砌斗拱,结构简练朴实,室内小龛供佛像。塔壁有“大观四年中元日设水陆大会斋......”,“进士廖铎为亡父及口口施砖”等铭文多处。此塔特出为:塔身虽耸立岷江河岸,却不施塔基,纯用土砖直接从河卵石砌起,巧取地利,科学创造,历九百年风雨地震无倾斜陷落,实为古建筑上一奇迹。抗战期间,我国建筑专家梁思成、莫宗江等曾来此地考察,评价极高。每当渔舟唱晚,鸟落平沙的日坠时分,“古塔斜阳”便被誉为宜宾的八景之一。
 
 
 
 
 

 

景点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景点:

  • 下一个景点: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信息产业部备案登记号:蜀ICP备06014998号 宜宾市网监支队备案号:5115000461 客服QQ:616713680  TEL:13990965558 川公网安备 51150202000161号